未来HHOW还将陆续研究发布《中国养生旅游白皮书》、《养生酒店开发白皮书》等具有重要价值的报告,为中国养生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1)养生旅游行业年收入4940亿美元,占2013年整个旅行数量的6.2%左右;
(2)2013年养生旅游的增长率为12.7%,比普通旅游增长率快50%左右,预计到2017年,全球养生旅游经济总量将增长到6785亿美元;
(3)养生旅游消费占了整个旅游消费的14.6%,平均每个养生游客整体上比普通游客多花费130%;
(4)2013年,全球养生旅游消费4941亿美元带来了1450万份直接的工作机会和对于世界经济达1.5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5)欧洲客源的旅行次数最多,但北美客源的旅游消费最为旺盛,而非洲、中东和亚洲增长最为迅速;
(6)养生旅游消费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奥地利;
(7)未来欧洲和北美依然会保持养生旅游的旺盛发展,而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将是新一轮的全球养生旅游热点。
环境污染、老龄化、亚健康…这些全球问题迫使消费者寻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营养补给、减重、水疗、健身、身心活动、美容等等活动来保持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将旅游当成是一次减压或重返年轻的机会。随着越来越的人们渴望在旅行的时候能够保持健康的习惯,甚至特意选择一些保持或是改善个人健康和养生的旅游设施。这一现象正在带动养生旅游的发展。
我们常常听到 “医疗旅游”和“养生旅游”等不同的概念。他们有区别吗?
世界卫生组织这样定义“养生”:养生是身体、精神和社交方面呈完全良好的状态。这不仅是远离疾病或者长寿的意思,而更多地强调是对疾病的前瞻性防护和对健康、良好生活品质的提高。
和“医疗”相比,“养生”更多体现出长期、主动、积极的生活状态,是从不健康或亚健康到最佳健康状态的持续状态。而“医疗”则更加偏重于短期的治疗和康复。
“养生”消费者的主动性、长期性,和“医疗”消费者的被动型、短期性,也形成了“养生旅游”和“医疗旅游”的差异。
根据国际大多研究机构的分类方式,全球养生经济由以下几个板块构成:
这是个板块之间互相重叠交叉,共同构成了全球养生产业3.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其中养生旅游行业4940亿美元,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世界养生协会和HHOW世界养生酒店联盟等机构这样定义养生旅游:它是一种为保持和加强个人身心灵健康而进行的旅游。
养生旅游的目的都是为保持和加强个人身心灵健康而进行的旅游。这个目的可能是旅游的唯一动力,也可能不是。因此我们和国际养生协会等多家机构共同认可,将养生客源分为两类:
研究养生游客的需求对于每一个养生旅游从业者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将客源需求从身体、心智、情绪、精神四个层面进行划分。不同的需求意味着消费者寻求的不同设施和途径。
养生游客整体上比普通游客多花费130%。虽然国际养生游客在数量上只占了很小的部分,但是他们每一趟旅行都比其他游客花费更多。因为他们比典型的游客更加富有并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旅行时间更长。
在2013年,国际养生游客每趟旅行消费1639美元,比普通游客要高出59%。高端国内养生游客甚至更高,他们每趟消费688美元,比普通国内游客高出159%。
目前的养生游客趋向于中年、富裕阶层、受过良好教育,来自西方和/或工业化国家。
目前出境养生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未来养生游的发展将由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消费者来带动。
将所有的全球境内和出入境游客的消费加起来,养生旅游产业2013年总收入约为4940亿美元,养生旅游消费比2012年增加了12.7%;比2012-2013年整个旅游消费7.3%的增长率要快50%左右。
2013年在211个国家发生了5.865亿趟旅行。养生旅游占了2013年整个国内和国际旅行数量的6.2%左右,而养生旅游消费占了整个旅游消费的14.6%。
在目前的养生旅游市场份额中,主要养生客源,即将养生作为旅行唯一目的的客源数量,占整个养生旅游数量的13%,而消费占整个养生旅游消费的16%。大多数养生游客将养生作为旅行的目的之一。
国际养生客源旅游次数占总数的16%,而消费占32%。当然这比较容易理解,跨境客源的消费一般都较高。
预计到2017年,养生旅游的规模将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
养生旅游经济体的统计当中,包含和养生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购物等项目:
住宿:1036亿美元,包含养生酒店、养生度假村、目的地SPA、疗养胜地、静修地、休养地
餐饮:817亿美元,包含SPA餐饮、健康餐饮、有机餐饮、酒吧等
购物:741亿美元,包含健身服、SPA产品、健康食品和维生素、艺术品、礼品等
活动和短途旅行:706亿美元,包含泡汤、健身、冥想、生活指导等
细分市场旅游,长久以来都是日益增长的全球现象。养生旅游与其他特殊游细分市场一样有许多共性,包括重叠的游客动机和兴趣。有些养生游客可能会同时参与到探险旅游、美食旅游、或是生态旅游中去。
养生旅游作为旅游和养生两大行业的交叉,同时具有这两个行业的社会经济效应。
首先,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它直接为全球提供了1亿个职位。旅游业影响着全球9%的GDP产量(2012年为$66千亿美金,摘自世界旅游理事会数据)。
全球崛起的中产阶级,以及当代人类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包括休息、减压、对不同地方及文化的体验都会源源不断的推动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在 全球的发展,比如制造业、金融服务以及零售业。
与此同时,全球的人口、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的风向都在吸引着人们对养生如何改善生活、提高商业的底线、降低社会医疗保健的开销等进行关注。因此,养生旅游是介于日渐壮大的养生行业和巨大的旅游经济中的交叉点。
截止到2013年底,欧洲依旧保持为最大的养生旅游市场(根据旅行次数)。
亚太地区2013年增加的旅行次数是最多的,增加了3200万入境和国内的养生游客。
养生旅游在非洲、中东和亚洲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整体强劲的旅游增长,对于酒店、度假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以及渐增的中产阶级对于该地区水疗和其他养生产品的支持。
养生旅游次数方面中国和印度已经排到了前五位。按照消费额,中国在2013年已跻身世界前十位,印尼也首次进入到前二十位。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养生旅游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13年,新生的养生旅游数量增加了3400万次。
亚太区2013年养生旅行数量:1.519亿次 (自从2007年以来增长了27%)
亚太区2013年养生旅行消费:841亿美元 (自从2007年以来增长了21%)
在亚太区养生旅游市场中,中国的养生旅游数量为3010次,位列第三,而养生旅行消费则达到122.781亿美元,位列第二,仅次于日本。
根据SRI预测,到2017年,全球养生旅游经济总量,预计将从2013年的4940亿美元,增长到6785亿美元,平均年增速达8.26%。
预计到2017年,欧洲和北美依然会保持养生旅游的旺盛发展,而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将成为新一轮的全球养生旅游热点。
发展中的全球中产阶级将为养生旅游产业消费者持续扩大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全球中产阶级的数量预计将从现在的20亿,增长到 2030年的50亿。
根据HHOW世界养生酒店联盟数据显示,近几年提出申请加入联盟的成员酒店中,中国和印度地区的数量每年超过20家,显示出该地区养生旅游酒店供给发展旺盛的态势。